春季伊始,温度回升,气候适宜,万物复苏,动物体内外寄生虫逐渐进入繁殖的高峰期,这将给猪场带来潜在威胁。大家都知道猪群驱虫的重要性,但头疼的是,驱虫后猪群仍不停有蹭痒行为,这么为什么?是不是养猪户踩了驱虫误区呢?
|
寄生虫的危害 ①吸取宿主的营养,导致猪群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下降,降低猪群的生长速度。
②破坏宿主组织细胞,导致猪群出现咳嗽、腹泻、长速缓慢等现象。 ③产生毒素,危害宿主。
④机械性损伤,导致猪群皮肤损伤,影响卖相,最终降低养殖户利益。 ⑤诱发其他疾病。 |

为什么会驱虫不彻底,驱虫误区有哪些?
①认为母猪不用驱虫,只给育肥猪驱虫。
母猪是猪场寄生虫的最主要带虫者和传播源,往往仔猪和肥猪感染的寄生虫都是从母猪身上传播来的。
②认为单方的伊维菌素是万能的驱虫药。
单方的伊维菌素对猪体内外寄生虫(线虫和节肢动物)的驱杀作用很好,但是对猪肉绦虫,猪吸虫等是没有效果的,养殖户可以用复方制剂的虫拜安和万虫达,既可以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驱虫效果也非常好。
③认为一次大剂量用驱虫药比多次小剂量添加要好。
目前实际应用的广谱、高效、安全的驱虫药往往是多次小剂量添加比一次大剂量使用效果要好,大剂量的使用容易造成母猪流产等情况,或者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④认为当猪群排出虫体或由疥螨等引起皮肤病变时才进行驱虫。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那么此时猪群已经感染非常严重,母猪繁殖性能和肥猪生长速度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此类猪场主要是忽略了轻中度寄生虫感染的危害,因为此时基本看不到猪群有什么表现,只有发展到后期(重度寄生虫感染)才能见到明显症状,但整个过程会给猪场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⑤驱虫之后不清理不消毒。
驱虫之后虫卵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如果不进行清理消毒,虫卵可能被猪食入造成二次感染。
⑥认为驱虫必须得见虫。
猪肠道内的很多寄生虫体很小,即使排出体外,肉眼几乎看不见;有些优质的驱虫药会使死亡的寄生虫虫体分解,或被肠道消化、吸收,或排出体外。
⑦质疑口服给药驱除体外寄生虫的效果。
这与寄生虫寄生的体表部位毛细血管不丰富有关,毛细血管不丰富意味着血药量小,达不到彻底杀死寄生虫的药物剂量,寄生虫被“麻痹”,脱离体表,一段时间又复活,形成二次感染。


阿苯达唑伊维菌素
单纯的伊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但对于在猪体内移动期的蛔虫幼虫、毛首线虫则效果较差,而阿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球虫及移动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万虫达和虫拜安是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的复方制剂,安全高效,母畜也可以安全使用,驱虫效果更加彻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