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死胎?可以从6个方面排查!
猪场母猪群经常会遇到产死胎、木乃伊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死胎率不能超过0.7%,如果死胎率在1%以上,就不太正常了。死胎发生的原因很多,可分为感染性因素与非感染性因素。若在分娩启动前死亡多为妊娠后期疾病及机械性损伤等造成;分娩过程中死亡可能主要与接生管理不良或产房环境不合适有关;分娩后死亡的多为弱仔等。
一、母猪的品种、胎次、体型、胎儿大小、分娩时间等对引起死胎率是有差别的。
比如:窝产仔数越多其相对的死胎数也越多;第一胎和高胎龄的母猪死胎率相对会高于2~6胎母猪;母猪个体过大或体型过小都会都会引起死胎增多;妊娠期少于112天分娩的胎儿,发育不成熟会导致死胎率增加,或高于117天分娩会导致死胎比例升高;母猪产程越长产死胎的可能性越大,一般3~6小时较为合理,产程超过6小时以上时产仔间隔增大,如果乳猪进入产道,而未及时产出,脐带过早断裂,也会导致仔猪缺氧窒息死亡。
二、环境方面因素如猪舍设施、通风、温度对母猪产仔情况也有影响。
注意猪舍设计的合理性,产仔舍是否压抑,分娩栏是否限制母猪的躺卧,是否影响母猪分娩时四肢正常的舒展活动等;猪舍通风不足时,一方面会导致分娩舍氧气不足,另一方面会导致有害气体超标。母猪分娩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猪舍通风不足时,母猪产程将会延长;有害气体超标时,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均可导致母猪产死胎比例也会升高。
三、生产中不合理操作也易引起母猪产死胎。
比如临产母猪转运时驱赶强烈,应激过大;不恰当的助产会引起母猪难产;在母猪妊娠112天之前使用氯前列烯醇激素诱产等或117天之后还没有分娩,在分娩前期或母猪羊水还没有破裂之前使用缩宫素等,都会导致死胎的比例升高。
四、日粮营养不均衡引起死胎。
在猪的饲料中,各种营养元素的缺乏或不平衡都会影响母猪的死胎,硒、锌、碘及锰等微量元素的缺乏都会影响母猪分娩;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6及维生素B2等的不足都可引起营养障碍而影响到胎儿。另外母猪怀孕期间,缺乏日光照射,体内钙、磷、维生素D含量不足,或镁的过量,都会影响胎儿骨组织的正常发育。妊娠期饲料能量过高,易使母体过肥而造成死胎。其原因是在子宫体周围、皮下、腹膜等处脂肪沉积过多,影响并导致子宫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致胎儿死亡;妊娠饲料粗纤维不足,怀孕母猪经常便秘,导致厌食不吃料,分娩无力,母猪极易难产或产程延长,死胎更易发生;母猪分娩时过肥、过瘦,易出现产程延长,导致胎儿死亡增加;
五、饲料霉菌毒素对怀孕母猪的影响。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有很多。病毒性病如蓝耳、猪瘟、伪狂犬、流感,可引起母猪产出大量木乃伊也会产出死胎;细菌性病原如衣原体、布氏杆菌、附红细胞体以及寄生虫弓形体,主要在妊娠期引起母猪流产,也可以引起母猪分娩期产死胎。
预防措施:
1、优化环境:妊娠舍和产房的通风要合理,以保持猪舍空气新鲜,同时做好防寒抗热工作,冬季圈舍温度不宜过低,夏季圈舍温度不宜过高。为母猪群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2.平衡饲料营养、防止饲料霉变:维持母猪妊娠期营养的全面与平衡,预防母猪孕期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等问题的发生,可长期添加优维素拌料,调节母猪体质,提高母猪营养,补充气血。同时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多雨季节可长期添加霉利解。
3.加强母猪群管理:怀孕后期母猪可适当增加运动,减少便秘、难产问题的发生;临产前母猪需要精心护理,尽量减少母猪发生产前厌食等不适情况。分娩时需要合理助产,在母猪分娩早期、强烈努责及胎儿过大难产的情况下避免使用缩宫素。接生过程既不能过多干涉母猪的正常分娩,也要注重分娩后初生仔猪的护理,也可最大限度的保障初生乳猪的成活率。
4.控制繁殖障碍性疾病:根据猪场的免疫保健程序,切实到位的执行母猪群的疫苗免疫,根据猪场的整体情况合理的用药加强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