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如何治疗?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病毒性腹泻已成为危害猪生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猪病毒性腹泻病原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RV)。三种病毒致病机理非常相似,临床上表现相近,其中最严重的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次之,而猪轮状病毒比前两种病毒引起的腹泻较缓和些。同时病毒性腹泻的几种病原混合感染也普遍存在,有时也常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在此对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进行介绍,希望对广大养殖户们有所帮助。
1. 流行特点
呈地方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在秋冬、冬春换季,天气骤变时易发。主要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进行感染。气候突变时易发生且流行速度快,病猪呈水样性腹泻,颜色草绿色、恶臭,随后诱发全群猪腹泻。几种病原混合感染比较常见,各年龄段的猪均可发病,发病后的死亡率与年龄密切相关,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
2.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2周龄以内仔猪死亡率高。突然性的剧烈呕吐和水样腹泻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数日即可波及全群。病猪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片,腥臭。耐过仔猪因生长发育受阻而成僵猪。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但哺乳仔猪死亡率较低。病猪开始体温稍升高或仍正常,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继而排水样便,呈灰黄色或灰色,吃食或吮乳后部分仔猪发生呕吐。
3. 病理变化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其他脏器几乎无肉眼可见的病变。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死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黏膜有时出血严重。小肠变薄、透亮,肠腔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体,含有气泡和未消化的凝乳块。猪流行性腹泻病死猪剖检见小肠扩张、充满黄色液体,小肠黏膜、肠系膜充血。
治疗方案:
猪白细胞干扰素独特优势:
1、猪白细胞干扰素是用猪血中提取的白细胞经特定的病毒在一定诱生条件下诱导出来的生物活性很强的抗病毒生物制剂——低分子糖蛋白。
2、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增殖,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
3、猪白细胞干扰素可在短时间内(几分钟)就能使机体处于抗病毒状态,是机体在1-3周内对病毒重复感染具有抗御作用。
4、具有20多个亚型,故抗病毒谱较基因工程干扰素素广,可同时抵御多种病毒感染。
5、白细胞干扰素绿色环保、无药残、无任何毒副作用。无休药期,不产生耐药性。
6、对病毒和细菌的而混合感染,交叉感染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推荐用法用量:
冻干型用注射用水均匀稀释至10毫升(推荐用庆大霉素稀释、纯黄芪多糖稀释)
按每10公斤体重注射一毫升用量,
产房仔猪(体重8公斤以下),治疗量,每瓶每次可打10头猪。
保育前期(体重8-15公斤)治疗量,每瓶打4-5头小猪。
小猪(15-30公斤)每瓶打3-4头猪。
生产母猪:每瓶每次可打1头猪。
特别方案:
仔猪刚出生或3日龄,每头干扰素用庆大霉素稀释,注射1毫升,断奶前一天注射1毫升,则保育期腹泻很少发生。尤其近期猪场产房刚生仔猪拉稀多发的猪场,该方案紧急预防,可预防仔猪腹泻发生。
客户案例:
最近兽药店来咨询买仔猪拉稀药的客户非常多,都是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整窝整窝的死小猪仔,刚出生2-3天好好的 ,一旦发病,常规药物处理无效,整窝的死,发病急,病程短常在1-3天出现死。剖检可见小肠充血,肠粘膜脱落,肠壁变薄发亮,肠管内充满乳白色或灰白色或黄绿色液状物。
推荐方案:猪白细胞干扰素+纯中药的止痢针剂。一针见效,三针治愈。
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和葡萄糖,预防仔猪脱水。经多家规模猪场应用,解决了近期猪场难治的仔猪腹泻问题,客户回头率达90%以上。为猪场挽回了很大的经济损失。